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滚动 > > 正文

书讯|陈连山:《神圣叙事与日常生活的建构》

日期:2023-08-06 18:21:35 来源:民俗学论坛
分享到:

点击上方“民俗学论坛”可订阅哦!

《神圣叙事与日常生活的建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作者:陈连山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8月

ISBN:978-7-301-34129-2

内容简介

中国的神话、传说和民俗,和每一个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创世神话、射日神话、治水神话等,是我们的启蒙读物;

端午节的粽子龙舟、中秋节的兔子、春节的鞭炮等,是每年必不可少的象征和仪式;

二十四节气以简驭繁,如此明晰;

西王母、昆仑山、《山海经》,为历代小说提供了原型;

隐逸更是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知识分子。

这些神话、传说、仪式行为如何产生?

如何体现中华民族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和塑造?

来看这本书吧,你会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

目 录

自序

20世纪中国神话学简史

1998-1999年神话研究述评

走出西方神话的阴影——论中国神话学界使用西方现代神话概念的成就与局限

论神圣叙事的概念

从神话学立场论夏朝的存在

论《艺文志》中“形法家”的涵义——从汉代知识形态的特点把握《山海经》的性质

《山海经》西王母的正神属性考

《山海经》对异族的想象与自我认知

从“小说家言”到“神话之渊府”——关于中国现代神话学对《山海经》经典地位的塑造

论古代昆仑神话的真实性——古人为什么要探索昆仑的地理位置

启母石神话的结构分析——兼论神话分析的方法论问题

射日神话的分析与理论验证——以台湾布农族射日神话为例

月亮的圆缺变化与不死观念——论中国古代神话中月亮的能指与所指

世俗的兔子与神圣的兔子——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兔子形象的考察

从何处寻找中国神话的民族特点?——由狭隘的比较神话学眼光带来的问题

重新思考神话的思想意义

陶瓷、冶炼人祭传说再探——兼论民间传说的研究方法

再论中韩两国陶瓷、冶炼行业人祭传说的比较

作为时间想象的节日

重新审视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命运——以新文化运动对传统节日的批判为例

二十四节气:精英与民众共同创造的简明物候历

春节(旧历新年)风俗的历史渊源、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

论春节的科学性、神圣性与艺术性——清理科学至上主义对春节习俗的谬见

从端午节争端看中韩两国的文化冲突

端午节意义的分裂——谈谈知识分子对端午节的爱国主义阐释

端午枭羹考

七夕节起源研究中史料的恢复问题

中国民俗学未来发展的三个基本问题

论中国隐士文化的成立与发展——中国人的隐居理论与实践

作者简介

陈连山,1963年生于河南洛阳。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1985—1987年,任教于河南大学中文系。1990年至今,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教授,民间文学教研室主任。

自 序

德国诗人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的一首抒情诗《在柔媚的湛蓝中》中说:人生“充满劳作,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人生的“诗意”并非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而是源自人类心灵的创造。人们创造了神话传说、时令风俗,用神圣性的叙事和象征性的节日仪式行为使自己从自然性存在上升为文化性存在,而心灵由此进入文化生活的“诗意”的纯粹与宁静。神话传说和节日研究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揭示这些文化事项与人类生存境遇的关系,以彰显生活的意义。

全书所收文章有两组。一组是关于神话与历史,即神圣叙事的论文;另一组是关于传统节日的论文。

这些神话论文回溯了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神话学的学术史以及研究现状,指出:由于中国文化语境与西方文化语境存在差异,研究中国神话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神话概念。否则,我们就可能再次坠入“中国神话历史化”的陷阱,丧失中国神圣叙事的本相,也就无从理解中国神话的意义。神话是古人心目中的历史,为人们提供信仰的证明,提供关于宇宙起源、世界面貌、人类起源、文化起源和政治制度起源的解释,并最终使人类自己获得神圣性——成为万物之灵长。我在此基础上,展开对于中国古典神话的考证与分析,从《山海经》、西王母、昆仑山、日月神话、鲧禹治水,到兔子神话、人祭传说等等。最后全面解读中国古典神话的文化意义。神话虽然以神的存在为前提,但最后肯定了人自身的神圣性,为人类的文化性存在提供了可能性。

神话传说作为神圣叙事,只是在语言层面建构了人类生活的神圣性;而节日风俗则是实在的行为。这种模式化象征化的行为也是人类的建构,以使人类现实生活获得精神意义。节日风俗的基础是关于时间性质的想象与建构。人们将地球上的自然时间用历法制度加以分割,给不同时刻赋予不同的涵义,并采取相应的象征性行为,从而实现日常生活的美化与意义的建构。春节是传统历法的开端,它的设定是古代天文历法学的完美体现。春节各项习俗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人伦关系和完美道德的追求,体现着科学性、神圣性和艺术性。本书也分析了端午节、七夕节和二十四节气的相关风俗。上述研究证明,中国传统节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重要的社会功能。基于上述研究,重新审视“五四”以来文化激进主义者加诸传统节日的各项罪名,指出其错误根源在于误解了启蒙,将科学与信仰对立,使用强制手段启蒙,结果破坏了传统文化生活,也没有建立起正常的新文化生活。走出“五四”文化激进主义,重新审视并理解传统节日的社会功能与文化意义,是建立未来中国新文化的基础。

图文来源:豆瓣读书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关键词: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南非健康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13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